磷酸一銨(MAP)是我國氮-磷復合肥的主要品種,全國產能近1千萬噸。由濕法磷酸和氨生產MAP,蒸發濃縮是主要的耗能環節。國內外現有磷酸濃縮法和中和料漿濃縮法2種工藝,以蒸汽為主要熱源,蒸發尾氣排放量0.5~0.8t/每噸產品,溫度~80℃,熱焓值很大、環境熱污染嚴重。
本項目在國內外首次提出回收尾氣余熱的“低溫磷酸預濃縮法MAP節能新工藝”,突破了現有工藝的熱力學限制,創造性地使蒸發濃縮溫區向下擴展30℃,使尾氣冷凝減排和余熱回收合二為一,奠定節能的工藝基礎。在國內外首次開發成功尾氣余熱低溫(50~55℃)磷酸降膜蒸發濃縮技術及大型化裝置和系統技術集成,為本工藝奠定了裝備技術基礎。
2005年甕福磷肥廠采用本成果在引進的600kt/a傳統法磷酸二銨(DAP)生產線尾氣系統建立了低溫磷酸降膜濃縮裝置,使該廠MAP原料稀磷酸P2O5含量提高了3~4個百分點,降低MAP濃縮能耗26%~33%,節約蒸汽6~8t/h,節能直接經濟效益超過216萬元/年。DAP尾氣減排(水汽)7~8t/h,環境效益明顯。
2006年甕福磷肥廠又采用本成果對該廠240kt/a中和料漿濃縮法粉狀MAP裝置進行節能減排技術改造,以尾氣余熱低溫磷酸預濃縮為關鍵技術建成MAP節能新系統,并使裝置產能提高到360kt/a,與原裝置相比:1)產能提高50%,同時噸產品加工能耗降低30%以上,折合節約標煤10000噸/年,由此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超過500萬元/年;2)因濃縮溫區擴展而強化了裝置功能,可同步生產120kt/a粒狀和240kt/a粉狀2種不同規格的產品,增產所獲直接經濟效益超過2000萬元/年。3)濃縮尾氣排放及相應的熱焓量減少30%以上,排放溫度降低到55℃以下,環境效益十分突出。
本項目成果經行業內專家鑒定和授權機構查新,屬國內外首創。MAP濃縮耗汽減少30%、降低到220kg/噸產品的國際領先水平。
四川大學和貴州宏福公司作為我國磷復肥行業第一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依托單位,將致力于在全國20多套同類型裝置推廣本項目成果。